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推动城市基层治理,就要坚持以组织建设为根本,经费保障为支撑,整合资源为手段。近年来,宜君县积极构建区域统筹、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着力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
家门口服务工作站利民又惠民
为全面提升城市党建工作质量,宜君县创新建立社区“家门口服务工作站”,实现党建引领推进社区治理、物业管理服务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联动服务机制,切实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县委组织部牵头,县民政局负责、街道办和社区具体实施,依托居民小区、集贸市场、街区,对社区网格进行优化调整,设置了26个网格,创新在6个网格设立“家门口服务工作站”,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和城市组织体系建设,健全覆盖全面、协调联动的组织体系。宜园、宜阳社区党组织先后与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联合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党建工作观摩晾晒、“为党旗增辉、为社区奉献”、党员集体过“政治生日”等系列活动,形成了党组织联动、党员互动的效应,提升了城市党建工作水平。
据了解,全县建立的6个“家门口服务工作站”在每个住宅小区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设立了首问接待窗口,实行一次受理,全岗办理,以更公开透明、开放共享的服务态度面向居民群众服务,为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辖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群众搭建了便民服务“连心桥”,让居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今年以来,景文小区“家门口服务工作站”先后为居民办理“养老保险认证”130余人、“高龄复审”50余人,办实事20余件。
聚焦难题破解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宜君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持续用力解决基层治理难题,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在机关党员干部中,择优选派社区“第一书记”,指导社区建强基层党组织,增强基层治理服务力量;推进社区工作者专职化建设,建立定岗选聘、激励保障、管理考核、教育培训“四位一体”保障制度,打通社区工作者能上能下渠道。推进简政放权,围绕街道“五项权力”,系统梳理事项清单,加快赋权扩能,推进街道科室职能整合,岗位职能更加注重“向下对应”居民需求,确保街道集中精力抓党的建设、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实现由行政管理型向便民服务型街道转变。紧盯群众急需,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为低收入老人提供完善的养老服务;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促使常住居民签约人数全覆盖;推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认领、解决实事项目,兑现群众“微心愿”,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队伍 搭平台 让社区治理强起来
宜君县不断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能力素质,提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助力形成片区统筹、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宜君县选优配强社区“两委”干部,完成了宜阳街道宜园社区、宜阳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实现了学历升、年龄降、结构优的目标。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阵地作用,宜君县以社区志愿服务队、宜君龙山金盘舞蹈队等8个社区社会组织为基础,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质量。此外,还为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所在的宜阳社区和宜园社区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定了《关于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的实施细则》,为社区公开招聘城市社区专职网格员26名,进一步充实了社区工作者队伍。同时,健全社区工作机制,创新活动载体,统筹各方力量,让社区服务“强”起来,建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此外,还依托街道党委、社区党组织,将机关、学校、医院等各方力量融入街道社区,积极搭建社区治理平台,充分利用驻区单位资源优势,增强社区治理效能,推动基层治理落地落实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