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百姓。近年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改革创新,深化流程再造,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数智赋能,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做精做细政务服务,让企业群众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成本最小化,念好了政务服务“便”“优”“智”三字诀,答出了企业群众“满意卷”。
落实“便”字诀,打造营商好环境
突出需求导向,把政务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大抓手。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重点项目服务,念好“便”字诀,在破机制、造流程、压时限、优服务上下功夫,持续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让企业(项目)实现“难事线上有人帮,急事不跑也能办”。
“项目审批资料多,手续复杂,原先在别的地区办同样的项目,要去大厅跑四五趟,两三天后才能办完,现在在铜川坐在自己办公室2小时就办好了,实在是太方便了。”7月5日,陕西铜创能材科技有限公司的李煜感慨地说。
上门帮办的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审批服务二科科长王永奇向记者介绍:“年产四万吨高品质锂电电解铜箔生产线建设项目是我市重大建设项目之一,项目落地对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及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从企业有投资意向起,我们就主动对接、跟踪服务,今天是第三次来这个公司了。”
7月5日下午,记者走进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同心办”一站式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史苗苗正在耐心指导企业办事人员填写相关表格。“我们可以定制特色服务清单,为落地园区的项目和企业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让企业少跑路,让项目早开工。”
记者了解到,今年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推行“项目管家”一对一定制服务、“一项目一专班一清单”推进机制,落实“容缺+承诺+并联”审批服务模式,开展“局长科长走流程”活动,让领导带队,骨干参与,全过程关注项目审批事项办理情况,定期集中解决项目包联难点、堵点问题,最大限度精简项目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竭力为重点项目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行政审批服务,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优化提升了我市营商环境。2024年上半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主动为项目单位上门服务90余次,提供咨询服务143次,企业(项目)申报事项办结率100%。
狠抓“优”字诀,政务服务暖人心
企业和群众所想、所需、所盼,就是政务服务优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在流程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用好“优”字诀,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感不断提升。
7月8日下午5点35分,市民李女士急匆匆地来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服务大厅。“我想办一下营业执照,现在还能办不?”李女士忐忑地问道。工作人员杨瑜笑着对李女士说:“不着急,可以办,让我先看看你带来的资料。”
半个小时后,李女士拿着“新鲜出炉”的营业执照,赞道:“我就是试试,没想今天就能办好。”办完后杨瑜提醒道:“二楼的最西边是免费刻印章的办公室,你现在去,我们有人等你。”李女士听后,边道谢边向二楼走去。
“遇到下班赶来办业务的群众,一般采取‘延时办’模式,让群众不跑冤枉路。在二楼设立刻章室是为了让群众办完证顺便就能免费刻章。如果遇到假期,有紧急办理的业务,群众可通过‘预约办’模式,实现提前快速办。总之,群众有哪些需求,我们就在哪里创新优化服务。”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新区审批服务科科长毛鑫刚说。
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大力推动“一网、一门、一窗、一次”政务改革,用“延时办”让政务服务下班“不打烊”,用“预约办”让政务服务周末节日“不休假”,用“高效办成一件事”让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次门”“只跑一次路”。同时,为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持续扩大电子证照应用领域,上线电子印章服务,推出市域内异地领取服务,优化市场准入服务流程,在便利店(超市)、酒店民宿、食品小作坊、药店等6个行业实施综合许可证改革,将一个行业经营涉及的多项审批事项,整合为一张载明相关行政审批信息的综合许可证,让我市行政审批服务实现了“一窗受理、一同核查、一次审批、一证准营”,推动政务服务不断向人性化、温情化迈进。近年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服务“好差评”满意率均达到99%以上,2023年度全省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位列全省第一。
用好“智”字诀,跑出服务“加速度”
数智化是互联网时代政务服务的高效模式之一。为了让数据流动起来,环节流畅起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不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挖掘数智赋能潜力,打造政务服务“全程在线”模式,利用“智”字诀,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政务服务质效不断提升。
“我这次用电子保函参与投标,既不用来回跑了,还节省了一大笔投标费用。”铜川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吕明告诉记者,“按原来的模式,这次我要缴纳20万元的保证金,现在,我花了几百元开好电子保函就参与了投标。”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科科长葛晶解释说:“电子保函有效减轻了投标人的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充分释放了企业现金流,激发了中小企业参与竞争的热情。截至目前,铜川已开具电子保函685笔,担保金额达3893.5万元。”
2024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交易服务标准化、交易平台信息化、交易担保多元化、交易监管立体化为抓手,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智慧平台、强化交易监管,加强跨地域合作,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标,推动优质专家资源跨区域共享。截至目前,完成交易118笔,交易额29.92亿元,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6笔,其中跨省项目5笔。
据了解,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不断优化升级政务服务网,推行云审批、云中介、云交易、云服务,依托“秦务员APP”,深度融合线上线下业务,实现了“屏对屏”远程踏勘服务,扩容了“掌上办”服务事项,提升了“线上办”服务能力,引领政务服务从网上、掌上“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推动铜川政务服务质效实现双提升。2024上半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远程踏勘服务160余次,“中介超市”入驻企业216家,完成交易656单,交易金额4144.06万元,节约财政资金101.67万元,“一网通办”率达91.06%,政务服务数智化迈上了新台阶。
“未来,我们将立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履行好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三项职能,强化党建引领、改革集成、服务增值、数字赋能,为铜川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行政审批力量。”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