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蓝共创书店开展“小小银行家”活动
陈炉镇开展省级非遗项目陈炉窑神庙秋季祭祀礼仪;花月荟推出集文旅展演、亲子互动、消费惠民于一体的系列活动;薛家寨红色文化行浸式体验馆迎来游客热潮⋯⋯在结束不久的国庆、中秋假期,我市消费市场红红火火,活力十足。
这不仅是假期消费的生动写照,更是近年来我市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新场景、新需求、新体验日益多元。
传统业态“旧中出新”
新区荣育书城迷宫蓝共创书店是一家新兴的教育型书店,不仅卖书,还提供阅读课程、社交锻炼等服务,赢得市场青睐。
近日,“小小银行家”活动在这里举办,小朋友们通过参观银行功能区、点钞比赛、角色扮演等环节,开启了一场趣味十足的金融知识启蒙之旅。
“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手机移动阅读成为主要形式,实体书店面临巨大挑战。我们通过转型,成功突围。”该书店主理人周霞说,“现代阅读和教育不应局限于书本知识,更应该注重参与者的全方位体验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该书店实行不超过10人的小班授课模式,课程也不再是单纯的讲解,而是融入了手工制作、户外实践等,将书中的知识与现实场景相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周霞表示,尽管面临网络零售和线上教培的强烈冲击,但实体书店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面对面交流的真实感、沉浸式阅读的浓厚氛围。
“动物园”搬进商场、中餐馆推出轻食产品⋯⋯在我市,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业态,正在创新中不断焕发出新活力,不仅为自己赢得生存空间,也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丰富了消费场景,增强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感。
“以旧换新”激发绿色消费潜力
消费品“以旧换新”,既是刺激消费的政策举措,又推动了智能和绿色消费的普及,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让群众从“过日子”向“过好日子”转变。
“我们家趁着‘以旧换新’有补贴装了智能空调,便宜了不少钱,而且在手机上下载一个APP,就能随时调整空调供暖、制冷的时间和强度,现在每个月的电费都变少了。”家住新区绿地不夜城小区的市民张清说,“最近气温变化大,使用智能产品让家里变得更舒适。”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截至9月下旬,全市311家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企业,累计核销补贴5000万元,带动消费3.22亿元,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近年来,全市商务系统通过政府搭台、市县联动、平台互动、企业让利等形式,聚焦绿色、智能、适老等方向,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加大对消费者旧房装修、厨卫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的物料购置补贴力度,持续激发绿色消费潜力。
多元化需求撬动新型消费
随着国产IP持续崛起,以及消费者对“情绪价值”日益增长的需求,“谷子经济”、潮玩盲盒等成为消费新潮流、新风尚。
“谷子”,即“Goods”(商品)的音译,泛指以漫画、动漫、游戏等IP为原型制作的二次元周边商品。
青少年是“谷子”消费的主要购买力。“女性消费者更偏爱挂件、徽章等轻量级周边产品,男性消费者则更倾向购买与游戏相关的周边及高端手办等收藏级产品。”10月14日,新区开元路上的一家文创店负责人郭先生告诉记者。
“谷子经济”的崛起映射出消费者对“悦己消费”与“精神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为消费注入新动能。
今年,新区正阳路街道高家村的一家餐饮店吸引了不少食客,这个由老旧院落改造而成的田园风主题餐厅,不仅有小桥流水,还有各种飘香的花草,成了年轻人的打卡地。
“在这里不仅能吃到美食,还能体验‘采菊东篱下’的乐趣。”顾客魏晓峰说,融合了自然美学的餐饮模式正成为年轻人的社交新宠。
从传统业态的跨界融合,到满足情感需求的“悦己”消费崛起,我市消费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焕新。这些变化不仅折射出消费升级趋势,更彰显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随着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的持续涌现,消费市场有望进一步释放潜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更持久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