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0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水利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落下帷幕,全国40个赛会单位推报1200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参加本次大赛,铜川市慈善暨扶贫协会参赛的“光明之爱”爱眼护眼志愿服务项目荣获铜奖。 “光明之爱”爱眼护眼志愿服务项目,由铜川市慈善暨扶贫协会N+1慈善志愿服务队、铜川N+1爱心助学协会牵头发起,联合新视觉眼视光专业老师共同实施开展。项目从2019年9月正式启动,免费为在校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眼位、色觉、眼前节检查和医学验光、斜弱视矫正,组织开展眼健康讲座;免费配备矫姿仪、握笔器、视力普查,组织开展公益宣传讲座,从而达到国家教育部关于青少年读写姿势达标推行“三个一”标准。 项目实施以来,先后策划举行了“公益眼保健进校园” “光明之爱关爱留守儿童”“我为眼睛做代言”等有针对性的中小学眼健康公益宣传活动,在全市5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及培训机构,为10万人次
-
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印台区以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为根本,以群众喜爱、群众参与为核心理念,充分利用文化设施阵地,深挖地方文化资源,组织开展文艺演出、艺术辅导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多措并举,靶向发力,提升全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全区建成了以区级文图两馆、9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95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每个基层文化中心配有专职文化管理人员,确保基层公共文化场所常态化对外开放。区文化馆、图书馆作为区级文化主阵地,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延时开放等多途径对外开放服务模式,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方式,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为全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发挥牵头引领作用。持续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盘活社会文化资源,打造了城市书屋、润墨轩文化小院、八大院文史馆等一大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立足实际,全力推动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新型文化空间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融合发展,实现互融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公共文
-
12月8日,王益区召开全区道路扬尘污染治理工作推进会,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焦耀奇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传达学习了全市道路扬尘污染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和我区《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扬尘精细化管控工作行动方案》,安排部署了道路扬尘治理工作;区住建局、区交通局、市交警一大队围绕做好扬尘管控工作分别作了表态发言。会议强调,要提站位、抢时间,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清醒的看到存在问题和差距,认清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做好道路扬尘污染治理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严肃性。要强措施、抓重点,全面提高工作精准度,切实管住源头、管住车辆、管好道路、管好属地,严格城市道路保洁作业标准,提高清扫保洁抑尘质量,开展路警联合执法检查,发挥电子监控和治霾卡点作用,抓好工业企业源头污染治理,指导帮扶企业从严管控好无组织排放,从严查处违规污染行为,以王演路、川瑶路、五军路、陈李路为重点,狠抓全面养护,及时疏通排水、涵洞等设施,及时清扫路面,全面提升企业的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治理水平。要强落实、严督查,切实提升工作实效性,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
-
初冬时节,位于耀州区庙湾镇蔡河村,总投资1.84亿元的庙湾乡村振兴示范区香菇产业园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该产业园项目主要建设集菌种研发、菌种制作、菌棒培养、示范出菇及精深加工为一体的产业融合示范园。项目建成后,可实现菌种自主研发和四季实验示范出菇。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收入4100万元,出口创汇400万美元,年税收300余万元,解决就业500余人。 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为庙湾镇发展香菇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庙湾镇在龙头企业铜川德祥实业有限公司带动下,积极探索由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之路,着力打造香菇小镇,大力发展香菇产业,现已建成香菇种植基地6处、核心区1处、香菇大棚548座及相关配套设施,实现年生产菌棒300万棒,年种植出菇200万棒400万斤。初具规模的庙湾香菇小镇,已让发展香菇产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全镇经济蓬勃发展的有效途径。 走进庙湾镇蔡河村,青山苍翠,水流潺潺,鸟鸣啁啾。山脚下,一座座整齐的温室大棚依山而建。大棚里,一朵朵饱满圆润的香菇簇拥而出,一个个
-
近年来,新区始终坚持把提高农民收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中心任务,把项目建设和提高农民收入有机结合,拓展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收入再上新台阶。 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规模。制定以樱桃为主的产业发展五年规划,明确果业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积极推广以“新砧木、新品种、新模式”为重点的三新建园模式,积极引进新优品种,新建现代化高标准樱桃示范园2500亩,葡萄500亩,苹果3000亩。在大力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动温室等设施农业,提升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让群众进一步增产增收。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农特产品参加各类展销会,全方位展示展销推介新区农特产品。发挥新区27个益农信息社“电子商务”功能,提升农产品线上销售能力。安排帮扶单位、学校、医院、机关食堂积极购买贫困户的农产品,促进农民增收。 针对新区农民人口素质状况和市场需求,引导城乡劳动力和疫情期间返乡农民工积极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截至目前,已举办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培训班15
-
为保障疫情期间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宜君县全力做好生活物资保供各项工作,多渠道组织货源,确保正常供应。连日来,宜君县及时确定保供企业,保证人民群众正常生活需求。在大德鸿业宜君超市、鑫阳商贸配送中心可以看到蔬菜、肉类、水果等生活物资一应俱全,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对各类物资进行分拣取货、打包称量,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打包配送。大德鸿业宜君超市负责人赵延辉说道:“大德鸿业宜君超市作为咱宜君县保供企业之一,蔬菜米面油各类食品齐全。同时,咱们开通了线上送货上门服务,尽最大可能满足附近小区(居民)的需求。”宜君县密切关注市场供需情况,及时调研掌握市场消费需求,统筹各保供企业,畅通供应渠道,加大生鲜农产品采购和调运力度,加强对接,拓宽货源渠道,增加粮油、肉菜和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企业库存数量,不断细化保供措施。宜君县经济贸易局副局长杨龙阁说道:“目前,我县共确保了21家市场保供企业,蔬菜储备量29.5吨,米面油肉蛋奶进货渠道畅通供应充足,能够满足广大市民的日常需求,并且对所有的商品进行了价格监测,确保
-
为切实抓好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工作,2023年度参保缴费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医保系统明确参保目标,夯实参保责任,加强宣传动员,居民医保参保缴费掀起又一轮热潮。 主要领导牵头抓。市区两级医保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向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汇报参保缴费进度及主要措施,争取领导支持,推进工作开展。市医保局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各区县,到乡镇、村组实地督导参保缴费工作,分管领导带队到各区县实地指导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组织召开全市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工作督导会,通报任务完成情况,下达参保目标任务,每周调度任务完成情况。宜君县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到乡镇督导参保缴费工作,夯实参保责任,目前参保率居全市首位。新区管委会组织乡镇、街办召开参保工作推进会,督促任务落实。印台区医保局、医保中心领导干部每人包抓一至二个乡镇,逐村入户宣传动员。耀州区、王益区医保局主要负责同志逐一拜访乡镇领导,争取基层政府支持。 统筹谋划,细化措施压实责任。制定参保缴费宣传工作方案,对全市集中缴费期的宣传动员工作进行细化安排。充分发挥医
-
社会治理重在基层。铜川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创新探索实践,大力传承弘扬照金精神,深入挖掘社会治理红色资源,有效激活社会各界内生动力,全力推动试点工作扎实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格局不断巩固完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强化综合治理,治安环境持续优化。坚持打防管控一体推进,落实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大巡防”工作机制,实施“警灯闪烁”工程,不断加强社会面治安防控。始终保持对“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各类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深入开展养老诈骗、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行动,集中开展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和混乱地区整治,全面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行业和重点物品管理服务,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强化源头治理,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家庭、邻里、婚恋等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打造升级“和为贵”调解室、“王玉理调解室”“小成说事室”等
-
根据《铜川市数字经济试点示范认定管理实施办法(试行)》(铜网办发〔2020〕3号),市委网信办、市发展和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组成论证评审联合工作组,于11月16日对印台区申报的印台区数字经济双创园、宜君县申报的宜君县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创建市级数字经济试点示范园区,华能铜川照金煤电有限公司申报的空冷节能优化系统、铜川市慧农数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铜川市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项目创建数字经济试点示范项目(系统)进行了论证评审。上述2个园区、2个项目(系统)均达到铜川市数字经济试点示范认定相应标准要求。按照数字经济试点示范认定程序,现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2022年11月26日至30日。 公示期间,如有意见,请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市委网信办反映。 联系人:任东 联系电话:3158520中共铜川市委网信办2022年11月25日
-
近日,铜川市网上群众工作部微信公众号荣获2022年陕西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优秀账号,受到中共陕西省委网信办的表彰。 铜川市网上群众工作部2017年5月在全省率先组建,实体运作,同年8月注册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并入12345政务服务热线同步运行,在全省率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了实处。近年来,网上群众工作部不断升级拓展服务功能,2021年改造升级了平台系统设施,增设了线下座席,保障了7×24小时全天候受理群众网上留言来电。 网上群众工作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脚踏实地走好网上群众路线,通过网上群众工作部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12345热线、APP网上留言板等多种渠道同时受理群众诉求。网上群众工作部实现了视频对话、智能应答等功能,大力传播党的声音,广泛听取群众心声,热情受理群众诉求,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升了智能化办理、便捷化服务水平,解决了大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了便民模式由“多头跑路”到“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