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位置: 栏目: 时间: 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 2734 篇
  • 宜君县按下乡村振兴“美颜键”

    文明是城市最靓丽的底色,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行走在宜君城内,街道干净整洁,店铺规范经营,车辆顺畅有序……居民们都说,在职能部门的努力下,县城逐渐变得整洁有序了。强化统筹联动 谱好综合治理“全域曲”近年来,宜君县针对背街小巷、房前屋后、河道沟渠、连村路等重点区域,加强人力、机械投入,集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对村庄内外进行全覆盖清理整治,从点到面,由面及片,确保村内外无乱堆乱倒、乱摆乱占现象,为群众营造了干净、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全县人居环境整治得到巩固提升。2022年全县新建农村户厕1200座、卫生公厕7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8%以上;启动实施五里镇兴市村、棋盘镇棋盘村、太安镇焦坪村等6个污水治理示范点建设;投资1200万元购置31辆垃圾清运车、19000组户分类垃圾桶、1260个勾臂箱、1200个果皮箱,全县618个自然村全部实现“垃圾不落地”。同时,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效的衔接。宜君“首厕过关制”试点县项目建设在哭泉镇哭泉村实施。目前,已完成20座卫生户厕建设任务,全
  • 新区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连心服务行动 赋能企业发展

    新区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统领,积极投身秦创原窗口建设,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连心服务行动,挖掘企业新潜能,激活企业新能效,打造企业新业态,抢抓发展新机遇,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下沉式”精准服务,雪亮“一双眼”。以“科技企业连心服务提升年”为契机,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力破政企服务壁垒,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软实力。新区科技局先后开展“进百企、抓发展、促创建”“我为企业办实事连心服务”等活动,多次深入澳威激光、建工建材等300余家企业,与企业负责人就现有科技基础、科技项目研发实施情况、成果转化成效和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展开调查,问需于企“靶向”诊脉,建立“一卷两账”,切实剖析制约企业发展的根源。面对企业发展共性问题,积极对接多部门进行统一指导,制定统一方案协助企业解决难题,为后期助力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奠定良好基础。截至目前,累计调研300余家企业、发放300余份问卷、上门对接200余次、梳理共性问题50余条。“保姆式”成长服务,激活“一盘棋”。坚持以梯度培育为导向,持续构
  • 耀州区:打出产业组合拳 铺平产业振兴路

      近年来,耀州区紧抓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围绕全省“3+X”产业布局,结合本地资源禀赋,持续培育和打造优势产业,培育了鲜干果、奶山羊(肉羊)、香菇、设施蔬菜、中药材、光伏六大主导产业,打造了苹果、香菇、设施蔬菜、中药材等8个特色小镇,形成了六大特色产业集群,全区实现产业项目年收益2800余万元,村集体年收入50万元以上村达到23个,1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9个,带动6000余户产业帮扶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年年有收入。  推行“链长制”,激发工作动能。耀州区持续探索深化“链长+链主+成员企业+农户”工作机制,成立了特色现代农业链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围绕重点产业成立果业、畜牧、中药材等8个工作组,建立了每月报送动态、每季度召开协调会的工作推进机制,同时以“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方式,不遗余力的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通过系列有益探索,为全区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提供了坚实保障。  打造示范园,强化利益联结。坚持“以农为本、
  • “智慧铜川”建设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作为陕西省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近年来,铜川新型智慧城市紧紧围绕“惠民、优政、兴业”的建设目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持下,一批智慧化应用落地,有效促进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的深度融合,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多屏融合”让城市运行更有序。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是“智慧铜川”建设的“智能中枢”,是承载“智慧铜川”的基础平台。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一方面,铜川市发挥视频监控在服务社会治理和保障改善民生方面的支撑作用,整合雪亮工程、公交公司、地下煤矿、河道等多方面视频监控入驻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视频监控体系可“一目了然”掌握社会治安动态状况,进而实现有效预警、精确打击。  另一方面,数据融合管理平台梳理了54家部门870项数据资源目录,24个部门70余个业务系统迁入数据中心,汇聚各类数据1830万条,汇总了全市431个村、社区共计27万户66万余人的基本信息,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全面反映城市重点领域实时运行状况,助力平
  • 印台区打出高效“组合拳” 守住老人“钱袋子”

    自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印台区打出宣传、排查、打击“组合拳”,维护好广大老年人合法权益,切实守住老年人的“钱袋子”。形式多样,吹响防范养老诈骗“宣传号”。印台区组织各成员单位及各镇(办)张贴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讲解养老诈骗相关知识,LED电子显示屏间隔滚动播放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标语;号召干部在微信群、朋友圈转发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信息报道、举报方式、每日宣传海报;采用举报信箱、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线上+线下”相结合,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截至目前,已开展集中宣传586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7.3万份,扇子、无纺布袋等宣传品3万余份,发送手机短信4万条,悬挂横幅128条,拍摄小视频50个,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作品265条,累计受众20万余人次,切实增强了老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为老年人撑起法治“保护伞”。部门联动,筑起老年人财产权益“防火墙”。各成员单位形成合力,深入排查搜集养老涉
  • 铜川市12345政务便民服务热线中心招聘公告

    铜川市12345政务便民服务热线中心招聘公告
  • 宜君县“三箭齐发”打击整治养老诈骗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宜君县高度重视,党政领导安排部署,成立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抽调精兵强将,深度研判分析,加强专项打击,突出以打促防,全力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开展,切实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第一箭”加强信息研判,精准实施打击。成立专班,建立机制,形成“大排查、大打击、大整治”格局,向全社会公布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举报方式,广泛发动群众提供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线索,加强研判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的违法犯罪线索,全力挤压养老诈骗犯罪空间,同时,组织公安民警深入全县乡镇开展走访摸排,以高压态势,形成有力震慑。截至目前,共开展51轮走访摸排,走访群众8400余人,破获涉养老诈骗案件3起,打击处理违法行为人9人。“第二箭”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反诈意识。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全方面,多方位的在全县开展防范养老诈骗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讲座等形式,向老年人讲解各类养老诈
  • “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看西部” 网络主题活动(陕西段)8月3日启动

      8月3日,“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看西部”网络主题活动(陕西段)在铜川市耀州区正式启动。陕西省委网信办副主任马卫东出席活动启动仪式并讲话。铜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延旗致欢迎辞,铜川市委网信办主任李建西,耀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莉,陕西网总编辑张国宁及20余家中省重点新闻网络媒体记者、网络大V出席活动。陕西省委网信办网络传播处处长高志强主持启动仪式。铜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延旗致欢迎辞  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陕西省委网信办主办,宝鸡市委网信办、铜川市委网信办、陕西网联合承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挖掘报道陕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做法和亮点成效,突出宣传乡村振兴建设中涌现出的好典型、好经验,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强大网上舆论支持。陕西省委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和理论传播处处长高志强主持活动陕西网总编辑张国宁介绍活动基本情况  张国宁在介绍活动基本情况时表示,此次活动筹备历时1个多月,包括“我是乡村推荐官”“我的青春在田野”“网络媒
  • 王益区召开民政重点工作推进会暨婚俗改革联席会

    7月29日,王益区召开民政重点工作推进会暨婚俗改革联席会。副区长南海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组织学习了《开展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行动方案》,解读了《王益区创建全省婚俗改革试验区工作成员单位任务指标分解表》,听取了全区民政工作情况汇报,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黄堡镇、桃园办作了发言。会议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保障性、基础性工作。各镇办、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认真履行职责,提升各项服务,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民政工作,做到格局要大、情怀要深、闯劲要足、作风要实,切实兜牢民生底线,办好民生实事;要聚焦重点任务,统筹抓好殡葬改革、婚俗改革、社会救助、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让救助更有力度、识别更有精度、帮扶更有温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聚焦主责主业,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严肃查处
  • 宜君数字经济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创新与应用,数字经济不仅正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且已加速向农业农村广泛渗透,为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铜川市宜君县正向工业产业化快速迈进,进而实现宜君数字经济的模样逐渐清晰,乡村振兴的画卷徐徐展开。  人才回流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AI豆计划”是阿里巴巴脱贫基金、支付宝公益基金会、推出的“AI+扶贫”的公益新模式。2021年5月16日,“AI豆计划”人工智能产业成功入驻宜君县数字经济创新中心,通过实施“打造就业新平台、编织人才新摇篮、激发城市新活力、释放就业新岗位、吸引外出新青年”5项举措,重点开展“AI豆计划—高德地图”“AI豆计划—大安全”等3个项目,现已为当地400余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其中80%为外出返乡务工青年,有60%都是女性,人均月工资3500余元(技术熟练后可达4500元以上),她们平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实现日均完成200余项标注任务,吸引了一大批外出务工青年和大学生返乡就业,也为乡村振兴储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