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位置: 栏目: 时间: 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 2727 篇
  • 公安部网安局发布高考5大网络安全提示

    考生和家长必看的5大网络安全提示警惕各类网络安全风险高考安全指南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结束,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也要警惕各类网络安全风险!近年来,高考相关的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等事件频发,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考试甚至造成财产损失。一起来看这份《高考网络安全指南》,帮助大家避开陷阱,顺利度过高考关键期!01个人信息保护● 准考证、身份证切勿随意晒❌ 不要在社交平台晒准考证、身份证、考生号等信息,即使打了马赛克也可能被技术手段还原。●  警惕“高考大数据”钓鱼网站❌ 非官方渠道的“高考志愿预测”“分数线查询”等链接,可能窃取考生信息或植入恶意程序。✅ 正确做法:仅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学校官方渠道查询信息,避免点击陌生链接、扫描陌生二维码。02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高考期间,诈骗分子常冒充“教育局”“高校招生办”等身份实施诈骗,常见套路包括:骗局1:“内部指标/补录名额”诈骗分子伪造“教育部红头文件”,声称有所谓的“内部录取名额”,要求支付“保证金”,诈骗钱财。真相:
  • 所谓“正义”系违法,认清!

    只因在网上发表不同看法,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真实照片、社交账号、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甚至银行账号等信息,就被他人“扒”个底朝天,公然晒在网上。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辣眼睛”的人身攻击,如潮的谩骂侮辱诋毁,电话和短信遭轮番“轰炸”。更有甚者,扬言要到受害人家门口以及单位“拜访”……若陷入上述困境,就大概率遭遇了“开盒”。所谓“开盒”,最初源自网络亚文化圈层的戏谑隐喻,比喻通过“人肉搜索”揭露他人真实身份,具有某种“实现正义”的荒诞现象。随着时间推移,“开盒”开始升级,演变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买卖他人敏感信息,煽动网民对受害者进行集体攻击,呈现出组织化、产业化趋势。特别是在“饭圈”当中,“开盒”俨然成为不同“派系”粉丝之间一言不合就“群殴”的武器。例如,“13岁女孩参与‘开盒’网暴孕妇”一度闹得沸沸扬扬;某视频平台多名UP主举报遭“开盒”,牵涉18个省市40余人,主要活动人员竟是两个未成年人……“开盒”乱象迭出,暴戾之气扑面而来,严重侵犯受害人的正当合法权益。“被开盒者”如同遭遇一场巨大雪崩,
  • 我市创新探索打通配送“最后一公里”

    在当今数字化和消费升级的时代,如何让商品高效、精准地抵达农村地区,让农村地区优质农副产品顺利发往各地,成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课题。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从快递进村入户、无人机配送农产品、优选产品送到家门口等方面入手,成功找到了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创新解决方案。  近日,记者在宜君县尧生镇的寄递共配中心,看到邮政的快递车开入该中心后,工作人员将一件件快递搬到车上。这些快递多是当地的农产品,将很快发往全国各地。同时,邮政快递车还会开往该镇辖区内各行政村,接收散户快递,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把快递寄出,方便、快捷。  “我跟快递公司签了合作协议,发快递的价格很划算,快递公司每天上门收快递,我们还不用跑到镇上去,省下来的时间还能多干干农活、直播卖货。”尧生镇孟皇村村民刘小朋告诉记者。  快递进村入户是解决配送难题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市通过规划农村快递站点布局,优化线路,吸纳农村邮政快递、商超、农业合作社等资源作为快递驿站,逐步形成了农村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此外,我市积极协调,促进邮政
  • 表扬新区审判庭法官服务态度好的事项

    表扬新区审判庭法官服务态度好的事项
  • 今日辟谣(2025年6月6日)

    2025年6月6日  谣言:河南驻马店物流港爆炸致50人死亡?  真相:6月5日,有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视频称“驻马店市物流港发生爆炸,50人死亡”,引发关注。经当地消防部门核实,6月5日下午,驻马店市高新区某塑料制品公司一厂房发生火灾,无人员伤亡,网传信息为谣言。目前,涉事账号“秋某李”已删除相关视频。网信部门正联合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处置。(来源:“清朗河南”微信公众号、“网信驻马店”微信公众号)  谣言:新疆乌鲁木齐2路汽车按秒收费?  真相:近日,有网民在互联网平台发布信息称“乌鲁木齐2路汽车按秒收费”,引发关注。经当地网信部门核实,乌鲁木齐2路汽车票价现为每人1元,不存在按秒收费情况,网传内容系不实信息。网信部门已联合公安部门依法约谈不实内容发布者。(来源:“新疆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乌鲁木齐网络举报”微信公众号)  科普:这些眼健康流言你中了几个?  详情: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让我们一起告别眼健康流言,守护清晰视野,拥抱美好生活!  流言一:戴眼镜会加重近视?  真相:并
  • 王益区:打造垃圾分类“新样板”

    “垃圾分类不仅是环境卫生的改善,更是全民素质的提升,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王益区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自垃圾分类工作启动以来,王益区坚持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系统谋划、全域推进,逐步构建起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链条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王益特色的垃圾分类之路。“我们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通过建章立制、完善体系、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稳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制度化。”王益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王益区共完成123处居住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点的提升改造任务,更新破损、脏旧的垃圾分类桶2000余个。在垃圾投放点配套设立了200余处投放指南及分类管理制度公示栏,新建公共区域收集点16处,更新、更换公共区域、主次干道三分类垃圾桶380个,城市广场、公园新增分类设施150个,基本实现主城区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同时,全区配备专职监督分拣员25名,专(兼)职引导员216名,宣传员235名,形成了“前端引导+中端分拣
  • 筑牢安全防线 谨防新型诈骗

    2025年高考在即,考生在紧张备考的同时应警惕哪些不法行为?新型诈骗套路又有哪些?6月3日,省教育考试院整理了4个典型“考前骗局”,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及各位家长,筑牢安全防线,谨防高考诈骗。高价购买“高考真题及答案”。部分商家将押题当成牟利工具,通过宣称“神预测”“精准押题”、炒作“名师押题”“AI押题”等虚假宣传手段,诱导考生、家长购买所谓的“高考押题卷”“高考猜题库”“备考攻略”等。部分考生、家长误将其当成“备考神器”“制胜法宝”,不仅花高价购买,还影响了正常备考安排。甚至还有不法分子通过制作钓鱼网站,利用短信、网页弹窗等方式出售所谓的“高考真题及答案”,考生或家长一旦点击就会被要求付款。省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特别提醒,近年来,高考命题持续深化改革,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突出反押题、反套路的导向。靠AI或所谓的“专家”押中题目的可能性极小。考生将大量精力投放到“押题卷”,不仅在备考时间安排上得不偿失,也容易被不法商家欺骗,遭受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损失。高价出售作弊器
  • 给身份信息“加密”,为公共服务“加速”

    在杭州东站,旅客们无须掏出身份证,仅凭“刷脸”便能在几秒内完成进站核验;甘肃山区的农户点击手机屏幕,电子签名便可完成农副产品购销合同签署;在北京的医院里,异地医保患者通过动态二维码即可实现“无卡结算”……2023年6月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正式上线运行,两年间,原来烦琐的身份认证过程逐渐优化,便捷高效的现实场景发生在每个人身边。近日,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民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将于今年7月15日起施行。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是由公安部牵头,联合多部门共同建设的国家级数字身份认证体系,其核心是通过“网号”和“网证”两大载体,为人们提供权威、安全、便捷的网络身份认证服务。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
  • 铜川:绘就生态新画卷 点亮绿色新征程

    近年来,铜川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污染防治攻坚与绿色发展,各区县以生态优先为导向,锚定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目标,聚焦污染防治关键领域,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在生态环境治理上持续加码,以创新举措破解治理难题,用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王益分局、耀州分局分别荣获全省2024年度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荣誉称号,新区创新建立的“三跑”“三送”“三帮”护航服务业企业发展机制被省营商办专刊报道,宜君县和印台区环保产业园被命名为全省低碳近零碳试点示范县区、园区,“美丽”成为区域发展最鲜明的底色。耀州区:多措并举 臭氧污染防治提质增效耀州区聚焦重点管控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时段,以扎实有效的防治举措,全力破解臭氧污染难题,多次成功将臭氧污染“边缘天数”转化为优良天数,2024年PM10、NO2和SO2年均浓度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为绘就蓝天白云生态画卷、打赢蓝天保卫战注入强劲动能。精准施策,深入开展专项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假调研解决不了真问题

    假调研解决不了真问题新华社记者 李劲峰 刘佳敏下基层调研热衷于前呼后拥;发现问题应付了之,群众希望落空;工作解决方案脱离实际,难以落实……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曝光的一些党员干部调查研究虚风,严重背离调查研究本质,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表现,值得警惕。有的党员干部下去调研“坐着小车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不了解民情民意;有的不愿和群众打交道,怕同群众接触惹事上身、怕跟群众交流脱不开身、怕为群众办事麻烦缠身;有的不会做群众工作,同群众搭不上话、坐不到一条板凳上去……这样的假调研、浅调研,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浪费大量资源,加重基层负担,影响实际工作。中央八项规定的第一条,就是要改进调查研究,充分彰显出调查研究作为我们党传家宝的重要性。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不能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要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不想吃调研的苦,就极易吃“无效”的亏。调查研究首先是“体力活”,需要大量实地走访,广泛搜集材料,有的甚至需要长途跋涉,长期跟踪,才能获取一手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