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主汛期以来,我市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实行“清单化”管理,“颗粒化”落实,把防汛各项工作落细落实落到具体点位,全面织密防汛安全网,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对近期汛情考验,新区扎实做好防汛预案、人员物资、防汛预警、应急值守等防汛备汛各项工作。对豹村水库、赵氏河河道及涉水在建工程等进行了全面排查,共开展了20余次安全隐患排查,排查出风险隐患18处,目前均已完成整改;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2025年度豹村水库安全度汛工作的通知》,对豹村水库度汛预案及调度计划进行了修编,修改完善了赵氏河度汛预案,落实了沿河鱼塘的叫应机制;组建了50人的豹村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队伍,储备了石料、头灯、编织袋、救生衣等各种抢险物资,同时积极联系三原县玉皇阁水库管理站,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强化雨情、水情、汛情信息的收集,累计传递各类预警信息150余条。豹村水库实行信息日报制,加强与龙潭水库管理处和玉皇阁水库管理站沟通联系,落实赵氏河河道、豹村水库汛限水位预警叫应机制;
-
2025年9月12日 辟谣:网传“法院警车接亲”系谣言! 详情:近日,河南南阳网民郭某某为博取眼球、吸引流量,通过其社交账号发布方城法院警车在街上行驶的视频,并配文“婚礼车队接亲”,该行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经南阳警方查证,视频内容实为方城法院开展执行行动时奔赴现场的画面。网民郭某某的行为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方城县公安机关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来源:河南省网络辟谣平台、@天下南阳) 谣言:重庆涪陵马武三岔路口天然气泄漏? 真相:近日,有网民在互联网平台发布信息称“涪陵马武三岔路口,因天然气管道泄漏,大小车辆禁止通行”,引发关注。经涪陵区马武镇政府核实,当日上午,天然气公司对马武镇燃气主管道进行正常维护,属地相关部门和派出所对道路进行临时管控,并于2小时内完成施工并恢复通车,施工过程符合操作规范,未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网传信息系谣言。目前,属地已对该网民进行批评教育并督促其删除不实视频。(来源:“重庆辟谣”微信公众号) 误区:过敏性鼻炎发作,扛一扛就过去了? 真相:
-
进入汛期以来,为全面做好汛期环境安全保障,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引发次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市生态环境局耀州分局扎实开展汛期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水源地巡查、入河排污口溯源排查,重点考核断面河道两岸巡查及排污企业治污设施、环境安全保障措施等工作,聚焦黑水(煤尘水)、白水(建材水)、灰水(畜禽养殖水)三类重点污染源,精准施策,筑牢环境安全屏障。紧盯煤矿、洗煤厂产生的“黑水”,强化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监管,利用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用电监控等开展线上检查;同时利用无人机加密厂区及周边河道巡查,发现问题后立即安排人员现场核实,督促企业及时清扫,严防煤尘堆积滋生隐患,要求企业定期清理沉淀池、应急池,确保汛期满足应急需求,从源头防范雨水冲刷煤渣或煤水进入河道。严格建材企业“白水”管控,对水泥、陶瓷、非煤矿山等企业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开展专项检查,督促完善沉淀池、过滤系统,确保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以及非煤矿山的截排水系统畅通运转,定期检查矿渣堆场设置的挡墙和防渗层,在厂区初级雨水收集池加盖雨棚,防止收集池溢
-
网络安全法是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9月8日,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此次修改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强化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坚持体系化衔接,加强与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有机衔接;坚持分类施策,科学设置网络运行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不同类型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修正草案是对我国网络安全治理体系顶层设计的完善,构建层次分明的网络安全治理框架,制定网络安全管理行政处罚领域的配套实施规则,明确网络数据安全统筹协调和执法部门职责。网络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为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但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网络安全相关立法相继制定实施,行政处罚法的修订出台,网络和信息技术日益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网络安全风险进一步凸显,网络安全法亟须适应新形势,加强与新出台法律的衔接协调。强化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加强与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
-
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的收官之年。五年间,从“厕所革命”到垃圾治理,从污水管控到村容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成为全市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不仅改写了传统乡村的卫生面貌,更重塑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然而,在收官之际,我们既要肯定成绩,也需直面挑战,以更大决心与智慧推动整治工作从“阶段性攻坚”转向“长效化治理”,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自行动方案实施以来,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污水治理率稳步增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各区县将人居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相结合,打造出生态宜居与经济活力并存的美丽乡村典范。更重要的是,整治行动深刻改变了农民观念,卫生意识与环保理念逐步扎根乡土,为乡村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然而,整治工作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部分乡村存在“重建设、轻管护”问题,基础设施建成后缺乏长效运维机制,导致设施闲置或损坏;部分村庄因资金短缺、技术薄弱,整治效果与预期存在差距;此外,农民参与度不足、传统习惯与现代化治理的冲突,也制约着整治成效的巩固。这些问题警
-
9月8日,铜川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金祥走进网上群众工作部12345热线,开展“领导接线日”活动,共接听群众诉求7起,其中咨询无犯罪记录证明开具、户籍服务、机动车乱停放、边防证办理等问题,均已现场答复。 铜川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金祥正在接听群众来电 全市公安战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12345热线与110高效联动对接机制,接诉即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深化主动警务。及时接办企业和群众网上诉求,深化重点行业领域整治,严打各类违法犯罪,各类案件稳中有降,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防控风险隐患。加强新业态新技术监管,严格重点物品、行业、领域安全管理。创新推广矛盾纠纷“分诊式”源头排查化解机制、“警网合一”基层治理模式,有效化解了社会面许多风险隐患。护航转型发展。贯彻落实惠商便民若干措施,“千警护万企”工作扎实有效。组织开展了“创人民满意窗口”活动,办理12345热线诉求1570件,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
2025年9月11日 谣言:重庆摩托车也可上高速? 真相:近日,重庆市大足区网民杨某在互联网平台发布信息称“重庆摩托车也可以上高速路了”,引发关注。经交管部门核实,根据《重庆市公路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在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用地范围内,禁止非机动车、摩托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铁轮车、履带车和可能损害路面的机具行驶。网传信息系谣言。目前,大足警方已对造谣网民杨某依法予以查处。(来源:“重庆辟谣”微信公众号) 误区:秋后不能吃西瓜,会闹肚子? 真相:此说法毫无科学道理。对于健康人群来说,西瓜作为一种无害的水果,什么季节吃、什么时候吃都是可以的。 之所以普遍存在“秋后不食瓜”的说法,主要是在西瓜培育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临近秋天气温变低,雨水增多,光照变弱,西瓜的口感会变差。这里说的不食是“不好吃”,并不是“不能吃”。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西瓜不但实现了全年种植,还在这个基础上保证口感,就算是冬天,想吃瓜也是能吃上的。 生活中有人秋天吃瓜会拉肚子,主要是以下原因: 一是储存方式
-
2025陕西网络举报集中宣传活动丨一起听听古人穿越千年的心声#打击整治网络谣言
-
2025陕西网络举报集中宣传活动丨一起听听古人穿越千年的心声#打击整治网络谣言
-
2025年9月10日 辟谣:网传“货车司机途经河南时备胎丢失”系谣言! 详情:近日,一货车司机发布视频称“货车司机途经河南遂平过夜,货车备胎竟然不翼而飞”,引发关注。经当地网信、公安部门联合调查,该货车从广西出发时,备胎已丢失,该视频内容不实。对此,货车司机对视频发布造成的不良影响道歉,主动删除相关视频并注销账号。(来源:“清朗河南”微信公众号) 误区:液断7天瘦了13.2斤,液断减肥法值得尝试? 真相:这种说法以偏概全,存在误导。液断通常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只摄入液体或可轻易搅打成液体的食物(如水、果汁、蔬菜汁等),从而大幅减少热量摄入,导致短期体重骤降。这主要是由于身体排出了大量水分,以及部分肌肉量的流失,而非单纯的脂肪减少。长期液断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而且很多人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很容易反弹。因此,液断减肥法是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换来的暂时效果,科学减肥应通过均衡饮食结合运动进行。(来源:“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关注:国家网信办持续深入整治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