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位置: 栏目: 时间: 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 2761 篇
  • 2024年陕西省青少年射箭锦标赛落户铜川

    7月22日至28日,全省青少年射箭项目最高级别赛事——2024年陕西省青少年射箭锦标赛在铜川市新区梅乐园中学举办,共有来自全省8支代表队191名运动员进行为期6天的角逐。此次赛事由陕西省体育局主办,陕西省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铜川市体育局、市新区管委会承办,由铜川市射箭协会协办。在比赛中,运动员们分为甲乙丙3组,分别就男女反曲弓排名赛、个人淘汰赛、决赛以及团体淘汰赛、混合团体淘汰赛及其决赛等项目展开激烈角逐。据悉,2024年陕西省青少年射箭锦标赛是在我市继2019年首次成功举办“全国射箭奥林匹克项目锦标赛暨2020年东京奥运会射箭选拔赛”“2023年全国射箭锦标赛(室内)”3场国家级专业竞技比赛后,再次承办的省级射箭竞技性赛事。赛事分为筹备、宣传、运行和总结4个阶段。赛事设立由陕西省体育局、陕西省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铜川市体育局、铜川市新区管委会等单位组成的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铜川体育局,负责赛事的总体方案,各项筹备、组织、接待、联络等工作,同时设立竞赛组织部、安全保卫部、新闻宣传
  • “原”上处处皆精彩

    山一程、水一程,时光一路不停。今年大暑刚过,西安市花石榴花从一个个小小的花骨朵长成一颗颗果子,格外引人注目。三年前,秦创原种下的创新“种子”,也早已在时间的灌溉下萌芽、开花、结果。一颗创新“种子”从萌芽、生长到果熟落地,“孵化器”——秦创原是不可或缺的“培育箱”和“催化剂”。在秦创原的示范带动下,创新的“种子”不断落地生根,科创的“种苗”茁壮成长,一批颠覆性、前沿性创新成果正在源源不断地孵化落地,转化为生产力——陕煤建材科技智引公司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化建设“智引方案”;陕西旭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聚氢成链,打造产业新名片,为氢能推广和应用不断提供优质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为下一代高效电池产业化提供研发技术支持和专利储备的“光伏大脑”隆基中央研究院投用......在太阳能光伏方面,陕西诞生了三个“世界第一”:晶硅太阳能转化效率屡创世界纪录;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硅片出货量居世界第一;加工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金刚石线出货量世界第一。“双向奔赴”“同向发力”“携手前行”的秦创原创新驱动
  • 今日辟谣(2024年7月26日)

    2024年7月26日  谣言:福建福州世欧广场、仓山万达被淹?  真相:7月25日,网上一则“仓山万达(王庄世欧广场)被淹”的视频,引发关注。经福建省福州市联排联调中心核查,网传视频为往年的旧视频,其所在位置也并非仓山万达,实际位于王庄世欧广场及其周边。福州市晋安区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勘察,证实当地一切正常,并无明显积水。仓山万达广场也无明显积水。网传视频为不实信息。(来源:“福建辟谣”微信公众号)  谣言:重庆渝州交易城突发火灾?  真相:近日,某网民发布视频称“重庆渝州交易城突发火灾,现场黑烟滚滚”,引发关注。经向重庆市相关部门核实,该视频画面为2022年7月3日九龙坡区石桥铺渝州交易城某门市火情,当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网传信息不实,系旧闻炒作。该片区域早已进行重建及修复,目前,渝州交易城各门市正常经营。(来源:“重庆辟谣”微信公众号)   科普:这些关于台风的“说法”不靠谱  误区1:台风只在夏秋两季发生?  真相:不分季节,夏秋季居多。台风生成不看季节,主要看三个基本条件:
  • 铜川市网上群众工作部12345热线“领导接线日”2024年第23期预告

    铜川市网上群众工作部12345热线“领导接线日”2024年第23期预告
  • 邮储银行铜川分行领导通过市12345热线接听办理群众网上诉求

      7月22日,2024年第22期“领导接线日”活动举行。邮储银行铜川分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行长王丽君走进网上群众工作部12345热线,通过12345热线接听群众来电,解答咨询、现场办理群众网上诉求。当天共接听办理群众6起诉求,其中咨询存款利率、邮储银行养老账户业务、亲属去世提取银行卡内资金、行动不便老人更换邮储银行卡、信用卡到期更换等问题,均已现场答复。邮储银行铜川分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行长王丽君正在接听群众来电  近年来,邮储银行铜川市分行始终坚持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以支持实体经济为己任,自觉承担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扎实推进铜川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等各项工作。邮储银行铜川分行充分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积极作用,获得市委、市政府2023年度普惠金融改革优秀金融单位,评分位列国有行第一,同时,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铜川监管分局评为2023年度铜川
  • 今日辟谣(2024年7月25日)

    2024年7月25日  辟谣:四川曝光两则涉汛谣言   详情:近期,四川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全民防汛正处于关键时刻,个别网民为吸引流量博取关注,在网上捏造不实信息、散布汛情谣言、混淆大众视听。  1.四川西昌城区内涝?  近日,有网民发布一条视频,显示两人利用被吹断的大树枝在街道上乘汛漂流,并在视频上方标注了“四川西昌”的字样,引发网民关注。经调查,该视频系网民蔡某为博眼球、吸流量,利用短视频编辑软件上的模板剪辑而成,并在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当地公安机关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并已责令其删除谣言信息。(来源: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  2.四川雅安雨城区草坝镇、大兴街道等地交通、电力、通讯中断,部分房屋被冲毁,田地被淹,山洪致多人失联?    7月21日,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图文称,雅安市雨城区的草坝镇、大兴街道等地发生山洪灾害,当地交通、电力、通讯中断,部分房屋被冲毁,田地被淹,并致多人失联。经核实,两地并未出现帖文所述情况,图片中的地点也并非雨城区草坝镇、大兴街
  • 今日辟谣(2024年7月24日)

    2024年7月24日  谣言:故宫内出现汽车共享充电桩?   真相:近日,有网民发图并配文称“某新能源汽车App里,故宫出现共享充电桩,不仅显示出现在太和殿广场、乾清门广场、箭亭广场等游客密集区域,目前处于未开放状态的永寿宫区域也显示已‘安装’”。对此,故宫博物院消防负责人表示,“故宫博物院是世界文化遗产,一切可能影响遗产安全的风险都必须在保护管理的过程中加以防范。故宫不存在院内使用汽车共享充电桩的情况,经现场排查,软件中显示的充电桩均不存在。”  据了解,永寿宫东配殿内,灰色配电箱处于拉闸状态,这里自2020年后就未再通过电。至于箭亭广场和乾清门广场等,都是游客必经之地,不可能冒出一个充电桩而不被发现。故宫的公务电瓶车充电均设置在红墙外,尽量远离中心建筑群。其中,东华门附近的一处统一停放区,10个充电桩排开。值守工作人员介绍,非公务车禁止在宫内充电。闭馆后,公务车也禁止充电,所以根本不存在院内使用汽车共享充电桩的情况。(来源:北京日报)  谣言:新疆喀什发生6.3级地震?  
  • 王益区:土地“大托管” 村民喜“分红”

    近日,王益区义兴村迎来实行土地合作经营以来的首次分红,村民们早早地来到村里农事综合服务中心院内,围聚在一起,开心地聊着家里的收成。“刘笑林家,土地分红4700元。”“王艳梅家,土地分红3900元。”“李根生家,土地分红3600元。”……在分红现场,一摞摞现金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伴随着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吆喝,村民们一个个喜笑颜开地走上前来,在登记簿上对应处签下自己名字并按上手印,领走了属于自己的分红款。村民宋九星在等待分红时,拿起笔和纸,悄悄地算起了收入账。“我们家的土地全部入了股,算了一下,这次收入能达到5千多。还有我在农忙时候来打零工,驾驶农机干了一个月活,还能有3000多工资呢,这一年下来收入高了,人反而比以前更清闲。”宋九星笑着说。前来现场的不仅仅是义兴村的群众,邻村的乡亲们也纷纷赶来观摩。“看到他们领钱,说不羡慕是假的,”69岁的宜古村村民王辉说,去年起,义兴村开始推行农业“大托管”模式,很快就见到了成效,在十里八乡都传开了。王辉惊叹,祖祖辈辈种地都是靠天吃饭,没想到还能这样搞农业
  • 数字技术让乡村振兴有“智”又有“质”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数字育种、智慧农机、智慧农场等数字化生产模式遍地开花;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农村政务数字化,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便捷……广袤田野上,一幕幕智慧场景精彩呈现,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乡村振兴带去澎湃动能。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上,以新兴技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充分激发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内生动力,是我们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时代答卷。数字技术推动农业智慧升级。智慧农业将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相融合,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技术,对农业生产各环节进行数字化管理,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促进农业在生产决策、过程管理、产品质控、经营体系等领域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与服务便捷化水平。农产品的精细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智慧化管理,提高了农业
  • 全市空气质量居汾渭平原15市区第一

    今年以来,我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围绕“一个核心”,落实“三项机制”,突出“四项措施”,狠抓“五源治理”,实现了“铜川蓝”常驻。截至7月22日,全市优良天数143天,同比增加13天;PM2.5浓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7.3%;综合指数4.04,同比改善6.9%;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92位,同比前进23位,位居汾渭平原15市区第一。  围绕“一个核心”。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我市坚持夏治臭氧冬治霾,先后制定印发了《铜川市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2024年工作方案》《2024年臭氧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清单化推进重点工作,同时聚焦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  落实“三项机制”。我市实行日控月考周调度机制、督查考核机制和“75311”指挥调度机制,先后召开专题调度会11次,发布管控指令93次,下达通报区县月度目标任务6期,完成了全市各区县及19个市级部门2023年度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考核,并持续加大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成功夺回23个边缘优良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