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位置: 栏目: 时间: 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 2756 篇
  • 郝光耀:倾听群众呼声 回应社会关切 用心用情架好服务百姓“连心桥”

    5月15日,市长郝光耀到铜川市网上群众工作部12345热线中心督导调研,看望慰问热线员工,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他强调,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切实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联系群众、服务民生的桥梁纽带作用,把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盯住办好,不断提高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郝光耀走进接线中心,与工作人员悉心交流,仔细询问热线服务流程、接线数量、主要诉求、转办落实、跟踪随访等情况,并对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肯定。郝光耀指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是倾听百姓意见、汇聚百姓良策、维护百姓利益的重要平台,也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窗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敞开窗口、面向基层,提升办件效率、提高办件水平,通过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温馨的服务,架好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为建设现代产业新城、幸福美丽铜川凝聚人心汇聚力量。郝光耀强调,要提高办理质量,针对群众反映问题,积极回应关切、解疑释惑、疏解情绪,严格落实“快接、快转、
  • 杜撰政策信息、捏造社会事件……这些网络谣言要警惕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根据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对4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当月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杜撰政策信息、捏造社会事件、散布伪科普等方面,以碰瓷热点、假借权威、旧谣新传、危言耸听等套路,扰乱社会秩序,误导公众认知,造成负面影响。杜撰政策意欲行骗4月以来,有不法分子歪曲解读政策,甚至假冒国家机关、伪造政策文件,企图行骗牟利。比如,利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一重要部署,编造“国家发改委‘招聘全国统一大市场优秀宣传员’”谣言,诱导读者办理所谓“统一建设卡”,进而达到敛财目的;杜撰“‘农管’来了,农民要‘持证下田’”虚假信息,歪曲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打击侵农害农违法行为的职责,混淆视听,意图骗取所谓“从业许可证”的培训费;虚构“中国时间银行”及其“将要上市”消息,企图以“养老公益项目”之名,行“庞氏骗局”之实,这类谣言涉嫌传销和集资诈骗。搭蹭热点编造谣言个别网民和自媒体借社会热点炒作,编造传播不实信息,误导舆论。比如,有好事者传播“淄博方舱医院改酒店接待游客”谣言,夸大其词借“淄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 我市持续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

    我市紧扣营商环境突破年部署要求,以全面实现“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为目标,持续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提升便民利企举措,打造高效服务品牌。设立企业服务专区,让企业享受“一对一”定制化服务,提供专人为企业提供业务咨询、全流程解答、批量业务上门服务。实行免收小微企业不动产登记费,纵深推进“跨省通办”改革探索和创新实践,通过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采取跨省异地申请、线上受理、线下核验、网上支付、不见面审核、EMS寄送等方式,实现初始登记、转移登记、预告登记及注销登记四类高频业务跨省通办。同时,精简业务流程,积极推行“交房即交证”服务,大大降低了办理房产证手续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推行“无纸化”登记模式,企业群众办事更轻松。一季度,铜川市不动产权属电子证书上线。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不动产首次登记,发放与纸质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加盖电子印章的电子版《不动产权证书》。办事企业可通过登录“陕西不动产登记”门户网站、秦务员APP查询名下不动产,也能在需要的不同应用场景查看和下载不动产
  • 扎根基层沃土 绽放最美芳华

    赵洁,2022年入职铜川市网上群众工作部12345热线中心,工作一年来,积极向上、热情周到、兢兢业业,通过努力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作为热线客服组的组长,她常说:“客服岗位是最平凡的岗位,但却是最需要热心、细心、耐心的岗位。”认真解决每一起诉求。她扎实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政策、新业务,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能够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群众每一起诉求,能够时刻关注组员情绪变化,帮助解决组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全面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努力为群众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理性应对突发事件。面对群众反映的突发事件,她能够保持沉着冷静,耐心安抚与疏导群众情绪,积极联动配合承办单位,力所能及的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在新冠疫情期间话务量骤增,各种疑难问题接踵而至,为保证热线平台正常运营,她带头加班加点、吃在现场、住在现场,同时协助话务人员线上远程办公,确保群众的诉求有处可诉、有人可管。今后,她将潜心学习,虚心请教,通过现场管理、月度业务分析会、疑难件讨论会、现场督办等,不断提高自己专业能
  • 发挥群众监督力量,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

    4月6日,市民向12345热线反映:耀州区耀州宾馆以南方向两侧路灯上午11时还未关闭,存在资源浪费情况,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关闭路灯。接到市民反映后,热线平台紧急联系耀州区,并第一时间将市民诉求形成工单进行了转办。耀州区住建局“接诉即办”,经现场核查市民反映问题属实,随即组织人员对锦阳路和文营西路路灯进行检修,故障得到了处理,并积极主动联系市民,告知处理结果,向市民表示感谢。在热线回访市民中,市民对处理结果满意,对耀州区重视群众诉求、高效率办事的做法感到有温度、有力度。城市在发展,监督在继续。近年来,群众对政府服务的监督意识和公共环境的维护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市民也会通过12345热线反映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12345热线将持续做好群众诉求的传声筒,通过群众的发声,形成“及时发现、紧急联动、快速处置”的工作机制,不断推动城市管理工作的精细化。
  • 铜川市网上群众工作部12345热线 开展第4期“领导接线日”活动

    5月8日,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副主任张东走进铜川市网上群众工作部12345热线中心开展第4期“领导接线日”活动,现场直接解答群众咨询出租车运营及票价、“四舍五入”收费,出租车驾驶员继续教育的政策和汽车修理厂办理流程等问题5起;交办群众投诉六路公交车到站未停靠、出租车拒绝打表和黄堡镇周家村通村客车运营时间等诉求3起。2023年,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将深入推进客运企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积极发展定制客运、旅游客运等新业态;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巩固全市建制村通客车成果,坚决防止“通返不通”;加强出租汽车管理,开通运行95128出租车约车服务电话,鼓励巡游出租汽车加入网约车平台,推进新老业态融合发展;督促企业充分运用卫星定位监控平台的实时监控功能,重点加强客运车辆、危运车辆及其驾驶员违规行为监督,督促危运企业电子运单系统按要求使用,车辆运单覆盖率不低于80%,强化客运车辆、危运车辆运输全过程监管;公示重点货运装载源头企业信息,做好装载源头科技监管平台的应用,督促区县加强货物装配载情况监管;严把营运车辆
  • 铜川市网上群众工作部12345热线“领导接线日”活动第5期预告

    铜川市网上群众工作部12345热线“领导接线日”活动第5期预告
  • 以“数字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也是推动政务服务深层变革、集成创新、迭代升级的加速器。近日,按照我省《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要求,“陕企通”服务平台顺利上线试运行。这一平台将为我省500多万家民营经济主体提供政策、融资、供需、培训、招聘等综合性服务,是陕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切实之举。“陕企通”服务平台以群众和经营主体感受为评价标准,打造“提诉求、享政策、陕企查”核心功能模块和民营经济数据库系统,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开展流程再造,开发管用好用的具体应用场景。以“数字化”改革推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开通“陕企通”的目的就在于打通“数据孤岛”、破除“数据壁垒”、建造“数据高铁”,推进数据有序共享。只有深入推进“数字+市场”建设,推行涉企服务“一网通办”“一照通办”,加快推进技术变革、业务变革、服务变革,才能实现政府数据信息应用高效化,实现服务全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切实做到让数据为企业跑腿、给企业减负,大幅提升服务效率,优化营商环境。我省全面拓展提升“陕企通”平台
  • 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 | 我市聚焦价格热点问题为群众维权减负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立足工作实际,聚焦民生领域价格热点、焦点,紧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积极开展执法检查,持续整治乱加价、乱收费行为,切实为群众维权减负。严查企业乱收费行为。该支队针对群众关注度高的水电气暖等行业,认真细致开展价费核查。对我市某热力企业在采暖中对特定对象多收费行为,实施宣传告诫监督,收费单位如期清退了多收的采暖费用;针对群众投诉某加气站推迟执行规定价格问题,第一时间调查该企业收费管理系统交易记录明细,认真核查其延迟时间,准确计算多收价款,对该企业多收费行为依法处理;严肃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某转供电企业对沿街门面房转供电环节乱加价行为,要求该企业严格执行政府核定的终端用户电价并制定多收价款清退方案,执法部门予以全程监督。规范药品经销行业标价及销售行为。一季度,按照省、市工作安排开展了涉疫药品及防疫用品价格检查,重点检查零售药店不按规定明码标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价格欺诈、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对两起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行为进行立案处理。同时,迅速查处一起
  • “清朗”网络不容劣迹“网红”

    连日来,随着“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一批劣迹“网红”作品纷纷下架,网民点赞称快。“网红”,一般是指因某事或者某行为而被网民广泛关注从而“走红”的人。很多“网红”传播正能量,比如网络社交平台上的一些拥有众多粉丝的知识博主,他们传播的内容有历史的、文学的、心理的、科技的,不仅扩大了人们的知识面,而且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所裨益。但也有部分“网红”为了博得点击量和流量,刻意走极端化路子,击穿审美底线,挑战公序良俗,污染网络生态,误导广大网民,造成恶劣影响,成为劣迹“网红”。随着网络社交平台兴起,短视频对人们的影响与日俱增。“网红”在视频里的一言一行,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后,对社会有较大的示范作用。“网红”在获取关注的同时,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承担起传播正能量的社会责任。劣迹“网红”拍一些低俗短视频,出丑作妖,耍怪媚俗,可能轻易获取流量进而变现,但会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也会带坏社会风气。曾有妈妈在网络上发文,说自己10岁的儿子总是嚷嚷着以后要当“网红”,当她问儿子原因时,儿子说:“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