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位置: 栏目: 时间: 排序: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 2734 篇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1.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www.moj.gov.cn、www.chinalaw.gov.cn),进入首页主菜单的“立法意见征集”栏目提出意见。2.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wajscy@cac.gov.cn。3.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5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安全协调局,邮编100048,并在信封上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3年5月10日。附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23年4月11日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条 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
  • 新区强化考核“四突出”推动“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

    全省“三个年”活动启动以来,新区结合实际,强化考核“四突出”,细化考核任务,夯实工作责任,明确激励政策,用好考核结果,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斗姿态,全力推动“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突出日常考核,定实“责任状”。围绕“三个年”活动总体安排部署,新区管委会党工委紧扣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任务指标,以推动“十大重点攻坚工作”为抓手,根据各单位职能和承担任务,量体裁衣、突出重点、精准分类,制定颗粒化考核清单,将“十大重点攻坚工作”纳入平时考核评价体系,抓在平常,融入日常,考出“比学赶超勇争先”的新气象。突出提醒督办,配置“助推器”。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事项,制定督办清单,以“哪里有问题,就到哪里去”的工作导向,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精准督办。对督办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梳理、及时反馈、适时通报、公开晾晒,制定整改台账和针对性解决措施,限期整改,有力地推动了重点工作任务落实。通过开展项目开工督导、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督导、重点项目进展督导和2023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观摩等活动,进一步增强
  • 全市启动第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

    为持续推动全市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文明健康理念,促进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按照全省安排,日前,我市启动了以“宜居靓家园 健康新生活”为主题的第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根据活动安排,我市将集中开展一次城乡环境卫生的大清理、大扫除、大整治,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大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宾馆饭店、车站等公共场所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城乡环境卫生设施,健全环境卫生长效动态管理机制。聚焦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卫生热点、难点问题,在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重点部位,深入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打造宜居新环境,建设美丽新家园。针对春夏季传染病特点,广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动员群众自己动手清理死角、清除积水、翻盆倒罐,组织专业防制队伍开展灭鼠、灭蟑、灭蚊、灭蝇活动,有效预防媒介传染病发生。按照安排,倡导群众筑牢“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健康理念。积极开展健康科普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等,全面推进八类健康细胞建设,打造培育一批健康建设示
  • 严惩网络暴力“按键伤人”

    网络暴力并非新鲜话题。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时常见诸各类媒体,有的已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就网络暴力治理建言献策,建议制定反网络暴力法,明确网络暴力的法律定义,完善网络暴力治理体系建设,用组合拳加大对网络暴力的打击力度。近期,多家网站平台集中发布指南手册,从风险提示、一键防护、私信保护、举报投诉等多个维度,帮助网民快速有效防范网络暴力侵害。如何有效防范治理网络暴力,引发社会关注。网络暴力一直是网络生态环境的治理重点。从建立健全网络暴力预警预防机制,到严防网络暴力信息传播扩散,再到依法从严处置处罚……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关于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的意见》《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等发布后,有关部门出台有效举措,网络平台积极配合,切实加大了网络暴力治理力度,维护了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不久前,数家重点网络平台在一周内主动向2361名用户发送一键防护提醒,累计拦截涉网络暴力违法违规信息401万余条,清理不友善等信息7.2万余条。也应看到,虽然人
  • 中国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新应用新体验新消费

    4月6日,工作人员在展示虚拟汉服穿戴。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虚拟数字人“易小安”不仅能主持演讲,还能与现场观众互动;用手机点一点,就可以在线“修长城”;思念逝去亲人时,只需要打开手机,就能与他们实时“对话”……这是记者于正在举行的2023青岛数字文化应用发展大会上看到的场景。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正不断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发展,催生文化产业新应用、新体验、新消费,为数字中国、文化强国建设蓄势赋能。智慧文博、数字场馆、景区AR导览……总部位于杭州的海康威视通过数字技术,为文旅管理等提供了丰富的“智慧”场景。“比如,我们开发了数字场馆,客户可以沉浸式地‘看到’场馆内外的场景。”海康威视工作人员邵宁说。这些文化新应用的背后是不断发展演变的数字技术,随之而生的数字文化应用场景,也给文化生产和体验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在青瞳视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展区,一位工作人员身着布满远红外反光点的特制衣服和鞋子,在展区中央做着各种动作。大屏幕上,一位虚拟卡通形象正重复这位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工作人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 聚链成群 瞄准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力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陕西各地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如火如荼。在咸阳、渭南、杨凌、宝鸡之后,陕西2023年一季度重点项目观摩团走进西安和铜川。从铝电解质到碳酸锂——年产2万吨锂材料一体化项目助力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铝合金型材生产到精密零部件加工——年产8000万只精密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拉长当地铝产业链;从钢材到矿用整车——三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以下简称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带动机械制造产业升级;从硅到硅单晶抛光片——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补足陕西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两地展示的项目让参观者印象深刻。这些项目有共通之处:聚焦先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发展方向,深度融入陕西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以及供应链,聚力攻克“卡脖子”技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壁垒……这背后,是陕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瞄准万亿级产业集群蓄势发力。数智赋能 做优做强制造业“家底”  在位于西咸新区的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生产车间,与传统制造类企业抬头就能望见
  • 铜川市网上群众工作部12345热线 “领导接线日”活动第1期预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提高群众网上急难愁盼诉求办理质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根据全省“三个年”活动工作安排和市委部署要求以及《铜川市网上群众工作部12345热线“领导接线日”工作方案》,现将2023年“领导接线日”活动第1期有关事项预告如下:一、接线单位铜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接线领导张红锁  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市社保经办中心主任三、接线时间4月10日(星期一)9:30—11:00。四、接线地点铜川市网上群众工作部12345热线中心五、受理范围咨询、求助、投诉、举报本市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方面的诉求。六、温馨提示(一)本次接线活动为线上接听,受理渠道主要是接听免费热线电话12345。(二)如遇来电人数较多导致领导接听专席繁忙时,您可以选择排队等待接听,也可以由12345热线话务员登记形成工单,转交当日接线领导安排办理。(三)超出本次接听范围的来电诉求,由铜川市12345热线按照程序接听
  • 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 | ​王益区:优化人社服务 跑出营商环境“加速度”

    居民在王益区人社局服务大厅咨询办理社保业务近年来,王益区人社局通过简化办理程序、搭建用工服务平台等举措,摸清群众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我在大学期间就创办了公司,但在创业初期资金比较紧张,后来到王益区人社局咨询大学生创业相关帮扶政策,短短几个工作日,就拿到了20万元的创业贷款,解决了公司发展难题。”铜川巨富商贸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彦志说。为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王益区人社局通过降低创业门槛、简化办理程序等多种举措,向创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凸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2022年4月,在山西务工的刘先生返回王益区,想在家乡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通过王益区人社局相关部门入户推荐岗位后,经协调,与铜川欣盛煤机制造有限公司达成了就业意向并很快签订了劳动合同,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我们通过搭建精准用工服务平台,服务广大求职者。”王益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2年底,登记用工单位88家,发布用工岗位1600余个。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共29场,发放用工信息等各类政策宣传彩页2
  • 铜川着力打造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升级版

    今年以来,我市以实施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为抓手,树牢环境是第一竞争力意识,围绕办事更高效、市场更满意、支撑更有力、预期更稳定、亲清更统一的总体目标,聚焦政务环境、政策环境、要素环境、法治环境和政商环境“五个突破”,以更大力度的简政放权、更加公正的监管执法、更加便利的政务服务,着力打造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升级版。打造优质服务解除企业家敢干的顾虑“之前开药店、医疗器械公司,要办理药品许可、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食品经营许可、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等证照,最快也要20个工作日以上,还要多个部门来回跑。”陕西优佳康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雷先生说,“现在实行‘一业一证’,只需要一次性提交一套材料,从申请到拿证只要3天时间。”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办证服务窗口,雷先生领到了铜川首张“行业综合许可证”。我市聚焦集成化、数字化、标准化、便利化,着力打造审批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政务环境,更好地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便利群众办事创业。推行开办企业“全链通”模式,提升企业开办注销服务效能,打造“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
  • 一图概览|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一图概览|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