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八项规定是铁规矩、硬杠杠新华社记者 高健钧日前,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10名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更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以钉钉子精神刹住歪风邪气,纠治顽瘴痼疾,铲除腐败的温床。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也要清醒看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流于形式的情况仍时有发生,一些党员干部虽态度积极,但“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始终落实不到实际行动上。有的地方抓八项规定不痛不痒、四平八稳,让规矩成了空洞的口号,最终失之于松、失之于软。规矩制定的意义,关键在于坚决落实、严格执行。在改进作风上要立新规、动真格、求实效、防反弹。对于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要一件一件抓到底,从严查处,下狠手根治,绝不姑息迁就。党员干部要牢牢树立规矩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时
-
抓作风建设贵在讲认真李晓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改革发展事业,关键在党,关键在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优良的工作作风。实践证明,抓作风建设最重要的是讲认真。”认真,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能力,只有将认真二字贯穿作风建设始终,才能真正实现作风的转变与提升。在生活中,语言的模糊性有时是必要的。但放到工作中,如果含糊其辞成为习惯,就成了值得警惕的问题。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理论上可以”与“原则上不行”。“理论上可以”,有等一等、看一看的意思,不一定付诸行动,不保证最后结果;“原则上不行”,其实是留有空间、存有余地。这类含糊其辞的表达,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讲认真、不负责任的作风。理论上该做之事可能沦为纸上空话,原则执行中的弹性空间可能变为灰色空间,长此以往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两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表明这个规定是刚性的”“办好一件事后再办第二件事,让大家感到我们是能办成事的,而且是认真办事的。这样才能取信于民、取信于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
-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⑥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至2025年3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文章强调,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关系我们党能不能长期执政、履行好执政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直面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经过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纪律松弛、作风飘浮状况显著改变,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氛围基本形成,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重塑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文章指出,八项规定指导思想就是从严要求,体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中央政治局做起改进工作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带头改进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就是要以实际行动给全党改进作风作好表率。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自上而下,一级带一级,一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习近平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要定规矩,这(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编者注)是很重要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我们在座各位做起来,新人新办法。制定这方面的规矩,指导思想就是从严要求,体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正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最重要的就是要防微杜渐,不要“温水煮青蛙”。现在,有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东西,有些铺张浪费、豪华奢侈的东西,上上下下都有些表现,我们不能安之若素、司空见惯、见怪不怪。既然作规定,就要朝严一点的标准去努力,就要来真格的。不痛不痒的,四平八稳的,都是空洞口号,就落不到实处,还不如不做。定规矩,就要落实一些已经有明确规范的事情,就要约束一些不合规范的事情,就要规范一些没有规范的事情。规矩是起约束作用的,所以要紧一点。紧一点自然就不舒服了,舒适度就有问题了,就是要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
-
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新华社记者 字强 胡了然近期,纪检监察机关通报了多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暴露出部分党员干部仍存在背离宗旨、脱离群众的作风顽疾。一些披着“人情往来”外衣、利用权力寻租的违纪行为,本质上都是将个人私欲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背道而驰。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一段时间以来,有个别干部笃信“办公室决策”,用数字报表代替田野调查;一些基层调研出现“脚尖上的形式主义”,“隔窗观景”忽视群众真实需求;有的地方热衷“盆景工程”,把民生项目异化为形象工程。这些作风问题,极易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人民始终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最坚强的后盾。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带头走好群众路线。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人民至上”理念转化为务实行动,用心用情用
-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⑤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引领社风民风深刻变革
-
自全市医保经办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王益区不断提升医保经办服务能力和水平,力求在提供便捷规范医保公共服务上实现新突破,提升群众对医保经办服务的满意度。聚焦群众看病就医购药过程中的热点、疑点问题,深度融合辖区美团外卖站点、抖音直播平台与智慧社区系统三大资源,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云动能”医保服务新模式,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医保服务。“云小骑”化身医保移动服务站,延伸服务“最后一米”。清晨七点的菜市口,身着黄色骑手服的美团外卖员李卫国在给早餐铺送单间隙,顺手将《异地就医指南》递给经营摊位的王大姐。“手机扫这个码,备案住院不用再跑医保大厅”。这支由36名外卖骑手组成的“云小骑”队伍,他们的电动车尾箱里装着医保政策宣传册、应急药箱等物品,组成一个个可移动的医保服务站。骑手们在穿梭街巷完成订单配送的同时,就地化身为医保政策的宣传员与服务员。他们年均骑行里程超7.3万公里,足迹遍布32个老旧小区。“送餐路上送政策、送货间隙解民忧”,2025年以来,“云小骑”累计帮助群众激活电子医保
-
今年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铜川市有23万亩麦油作物受旱,15140人用水受到影响。面对严峻旱情,铜川市启动全市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铜川市水务局、农业农村局、城市管理执法局、应急管理局、气象局等部门紧密“组团”,实行日报告、日会商制度,分析研判旱情趋势,制订应急水量调度方案,全力做好抗大旱、抗长旱准备。铜川市科学调配水资源,持续扩大灌溉面积,下发资金用于高扬程抽水灌区电价补助。水库、灌区、机井、泵站等水利工程全力保障灌溉用水需求,高尔塬水库灌溉管理站日夜巡护灌溉渠系,第一时间抢修干支渠系30余处。截至目前,5个中型灌区、80眼机井、26处泵站累计灌溉农田5.9万亩。群众饮水问题刻不容缓。铜川市的627处人饮供水工程,23处因旱情出现问题。铜川全面掌握区域水源工程蓄水量、可取水量、群众用水需求、当前水量变化等,精准算好取水、供水、用水的水账,重点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落实“送水到户”服务,设立人畜饮水临时取水点,鼓励有取水能力的群众实行抗旱自救。铜川还新打7眼机井,恢复2
-
2025年5月19日 辟谣:云南省德宏州:这些关于地震的传言是假的! 详情: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5月16日9时00分,在云南德宏州盈江县(北纬25.12度,东经98.13度)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经各乡镇排查,暂无人员伤亡情况。但有自媒体账号在网上发布“芒市地震4.7级”“余震超千次”的谣言,编造虚假信息误导公众。 谣言一:芒市地震4.7级 真相:5月16日,德宏州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声明:近日,德宏州芒市未发生4.7级地震或与地震相关的紧急情况。网民所发布的“芒市地震4.7级”信息纯属谣言。 谣言二:云南德宏州4.5级地震,余震超千次 真相:5月16日,德宏州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声明:地震发生后,云南德宏州盈江县迅速组织开展灾情排查,无人员伤亡,无房屋倒塌。截至5月16日上午10时18分,无3级以上余震发生。网民于当日9时30分发布的“云南德宏州4.5级地震,余震超千次”信息纯属谣言。(来源:“网信云南”微信公众号) 误区:5月的草莓农药最多,不能吃?